「心得:央行一再進行信用管制,限制房價飆漲的亂象,如果未來房價沒有太大的增幅,是不是建商預估的獲利就消失了?沒有利益的結局,還會有建商願意推動危老都更嗎?雜誌後面有試算危老都更分回坪數。」
- 都更前期整合粗估要3~5年,施工期拉長到10年,全台逾30年老屋數量約500萬戶,超過50年有100萬戶
- 台北2024/3推防災行都更,都更容積獎勵上限原本50%再加30%,位於精華地段4-5樓老公寓都更分回,接近室內1坪換1坪,如是海砂可再疊30%(需都審通過)
- 現況~營建成本高漲陷兩難、老屋自主重建變多、屋主認知資訊提高
- 內政部次長董建宏主張~要實現百萬租屋家庭支持計畫,擴大社宅全面推動,增加房屋的庫存量,達到平抑周邊房價的效果,也推動300億擴大租金補貼。台北都會區空洞化,大安區老屋最多。
- 中央擴大社宅4大方向~
- 依生活圈統籌規劃(10生活圈,戶數彈性調整10%)
- 多元取得社會住宅房舍
- 整體開發區取得用地(區段徵收.市地重劃留5%)
- 社宅包租代管
- 以都更看房價:每坪投入成本/實施者取得比率=每坪房價(勉強收回成本的房價)
- 危老案落實ESG,外牆屋頂採納全太陽能板建築,就節能效益可省一半電費,
- 新建物導入托育(托兒安親)、長照系統(我是認為還要能供餐和家庭醫療)
山山沐榆感想筆記@0740
作者:財訊趨勢贏家
出版社:財訊雜誌社股份有限公司
出版日期:2024/9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