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◎房產經營學

是集合很多房地產業界相關人士,約稿分配後集合出版的一本書,每位作者的內容各自獨立,各自介紹自己的案子專長和看法。都更危老部分我頂多略讀,因為法令變動快,又整合困難,非台北市難有都更利益,偏偏台北市都更牛步化。

書名: 財訊趨勢贏家特刊: 老屋重建變好宅

我認位會推動危老都更關鍵是當地的房價地價,如老爛房子位在都心精華地段,沒多久就會有人找都更拉~,偏鄉郊區的房子都是放到風化,所以置產的考量點還是區位,區位就是人口經濟交通政治的聚集地。

◎書名: 反迫遷手冊

牽涉很多的法律政策和社會結構,任何政策都會損害一部分人的利益,有誰會思考課本上的德政–三七五減租、耕者有其田讓多少地主淪為赤貧戶,要隨時代改變自己做出選擇並主張權益,沒有永遠的。國土計畫後,相關土地利用法規應該有所不同。
此書認為台灣政府受新自由主義主導,居住權難抗所有權,主張學習南韓大量興建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?但當政府成為最大的包租公,又香港巴黎化了,社會宅等到天荒地老,而獨立就是繳得起房租給房東。

※書名:都市更新漫談~老屋改建的生死劫

103年仍在談都市更新,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是在106.5.10才三讀實施。此書出版前文林苑釘子戶戲劇性落幕,抗爭的結果改變都更審議強調基地必須完整方正的堅持,爾後才有危老建築法令通過,110年的今天,文林苑已是4年屋。過度強調公共利益,是一種政治迷思。本書後附主要分區容積標準、容積移轉值和獎勵計算表,有簡略介紹流程。

◎書名:都更危老大解密

都市更新的政策已15年,但全台核定數不到千件,其中六成在台北市,相較於北市40年以上老屋存量(30萬戶佔全體36.9%),仍不到1%。依我看法,台北市要都更是難上加難,因為每位屋主都想將利益最大化。

書名:危老+都更 400萬戶老屋拚重生

全台屋齡逾30年410萬戶,十年後600萬,可是能順利進行都更的地區也要地點好吧!沒價值的區位,向銀行借不到錢,說真的,這本書是以 是以縉紳化都市化的觀點鋪陳,在台灣社會的標準是落在權錢勢中,所以被他們看不順眼的,就老屋更新大躍進吧!

© 2025 山山沐榆 | WordPress Theme: Annina Free by CrestaProjec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