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心得:屬於古典自由主義.個人主義.自由市場資本主義的小說,把裡面的語句套用在房地產,居然非常貼切。」
1.想法是一種錯誤的迷信,理性是一種不合理的念頭,思想只是一種錯覺,產生於內分泌和自己的情緒,歸根究柢是來自於胃的東西,對理性結論越肯定就越容易出錯,當懂得越多就越覺得一無所知,只有最愚昧的人才會信奉陳舊的眼見為實說法,所看見的正是首先需要被懷疑的,要去打破被稱做邏輯的偏見枷鎖,我們會被邏輯推理阻擋嗎?不要指望一致性的東西存在,任何東西都是矛盾的,存在的只有矛盾,不要去尋找常識,對感覺的追求剛好證明其荒謬,大自然是沒有意義的,提倡感覺是幼稚,像把宇宙想成像整齊的倉庫或收銀機一樣過時的雜貨店老闆;所以妳很肯定自己的想法嗎?只因為一個錯覺而去破壞社區的和諧,鄰里的友情?地位威望名聲財產,是妳相信的海市唇樓?在動盪的年代,沒有人能夠主張正確,根本無從知道?人類所看見的一切都是錯的,那還計較什麼,不要爭了,調整自己去服從。
2.二流人的共性?就是對別人成果的憎恨,神經兮兮的平庸之輩坐在那兒發抖,生怕人家的成就比他們偉大,體會不了達到巔峰的寂寞–寂寞盼著同樣的高手,盼著值得尊敬的心靈和值得崇敬的成就。他們從老鼠洞中鑽出來向你齜牙裂嘴,覺得你的光芒讓他們黯淡無光,並以此為樂–你得花上一年才能看到他們靈光一現,就夢想所有人對他臣服的世界,他們不知道這樣的夢想就是平庸最精準無誤的證明,因為那樣的世界是創造者難以忍受的。我練出爐的所有鋼水,都會變成流動的金子回到我這裡來,金子就該凝結成我希望的任何形狀,而我才是必須去享受這一切的人,只不過我不能,我找不出那樣做有任何目的,現在我找到了,是我創造財富,而且我要讓它替我買回我想要的每一種快樂,包含看到我能付得起多少錢,包括把妳變成一個奢侈品的荒謬行為。
3.世界運作的核心,是不可分割的,高聳的鋼鐵階梯和一個全神貫注於目標人的腳步,這才是他們的真面目,所有在生命中創造發明的人,他們就是世界,而不是蜷縮於陰暗一隅的人,那些半是乞討半是威脅的人,吹噓展示著他們外表的辛酸,以做為他們向生命和美德的唯一索取,只要他們發現還存在一個具有勇氣創新的人,只要他們發現能讓它重新恢復崇拜的景象。
4.那些物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,是無法用金錢買來幸福;如果他們不知道應該珍惜什麼,金錢不會帶給它價值的詮釋;如果不知道該追求什麼,金錢不會為它指出目標;蠢人用金錢買不到智慧,懦夫用金錢買不到欽佩,無能的人用金錢買不到尊重;智者將它拋棄,欺騙和詭詐會和其為伍。只有不需要財富的人才會繼承財富,它無論從那兒開始,都會累積屬於自己的財富,繼承人配得上它繼承的錢財,錢就能為它派上用場,否則錢會毀了他。金錢不會聽命於配不上它的頭腦,金錢是有生命的力量,沒有根就會死去。金錢永遠只是做為一個結果,而不會代替你成為原因。金錢是美德的產物,但它不會給你美德,不會補償惡行,無論物質還是精神,金錢無會讓你不勞而獲。詛咒金錢的人靠不義的手段,尊崇金錢的人則靠自己的本事獲得。如果誰告訴你金錢是邪惡的,你趕快離開它逃生吧!這句話是痲瘋病人在強盜逼近時發出的警告,只要人們一起在地球上生活,就需要錢當作彼此交換的手段,因為放棄金錢,唯一替代手段就是槍砲。那些帶有雙重標準的人抬頭,靠武力掠奪金錢創造的價值,假借美德的名義,當在道德的社會這些人就是罪犯,但當社會變成犯罪有理,掠奪合法,金錢就會對創造者復仇。這些掠奪者認為一旦法律解除人們的武裝,就可高枕無憂去洗劫無力反抗的人,但掠奪磁吸其他掠奪者,他們同遭掠奪,競賽無止盡,獲勝的不是最有能力的生產者,而是最殘酷無情的人,當武力成為準則,殺人犯就會勝過小偷,社會消亡。
5.當破壞者出現時,他們首先摧毀金錢,因為金錢是人們的護身符和道德的存在,奪走黃金樓給主人一堆廢紙。黃金是一個客觀的價值,與被創造的財富相符,紙幣是對根本不存在的財富的抵押物,槍在他們後面撐腰,指向那些要去生產財富的人。紙幣是合法強盜從不屬於他們的帳戶開出的支票,支取的是受害者的美德,注意看,總有一天它會被退回,上面寫著”帳戶透支”。在人類的歷史上,金錢總是被各種強盜霸佔,名稱變來變去但方法都一樣,用武力佔有財富,對創造者束縛、詐取、毀謗,並剝奪他們的名譽。從那些人口中不部責任說出那句”金錢是罪惡的”,是出自於財富被奴隸所創造得時代。在千百年窒息和飢餓中,人們把強盜吹捧成配劍的貴族,政府貴族,天生的貴族,把創造者鄙視為奴隸、商人、老闆、企業家。美國人最驕傲的特質,是他們發明”創造金錢”這句話,創造金錢抓住人類道德的精隨。
6.審查制度就是禁止新產品。只要把書印到紙上,就成了物質,一個商品破了例.就無法控制其它的,什麼都管不住了。要確保危險的東西不會被印刷和傳播,沒人會計較物質上的東西,如此就書會再版重印,有很多值得一看的舊書一直沒得到公平的機會。
7.羅賓漢,人越是才能出眾就越危險,成功者的頭被按到絞刑台,失敗者有權去拉繩,這就是羅賓漢會生生不息的一種正義理想,據說它是存在暴斂者時代,把搶走的財物歸還給被掠奪的人,但在人們的記憶中,它代表的不是財富而是需要,他不是被搶受害的的衛士,而是貧窮的救濟者。他並非拿自己所有的財產去行善,不是拿它生產的貨物去送人,強迫別人為他的慷慨憐憫付帳,以此成為頭戴道義光環的人,羅賓漢代表一種觀念,那就是權力取決於需要,而不是成就,不用去創造只要坐享,每一個平庸之輩都以他為藉口,這些人養不活自己,卻有權處置比他強的人財產。他們只是宣稱自己情願把生命貢獻給比他們更下流的人,比他們高尚優秀者就會付出橫遭搶奪的代價,正是這群最骯髒的東西,這些欺貧詐富的兩面寄生蟲,訛詐人變成道德的理想,使的人生產創造的越多,他自己的權力就喪失越多,而人們只要想凌駕在於權力準則和道德之上,想要為所欲為,甚至能夠掠奪和殺人,想要能夠掠奪和殺人,他只要提出要求就可以了,羅賓漢是最不道德最卑鄙的象徵。
8.他們說我們是一個大家庭,要同甘共苦,但誰都無權評價自己的需要和能力,如果能說清楚自己的需求是什麼,他會說他還需要一艘遊艇,假如你只是去顧及他的感受,他甚至還能給你拿出證明來,只有將自己累死,為所有的懶人和窮人都掙出一輛車之後,才能得到我自己的汽車。只認同一次這樣的道理,就會發現自己變成了乞丐,大家都是哭哭啼啼的窮光蛋,因為誰都要不回自己應得的薪水,誰都沒權利,也沒有薪資,他做的工作不算他做的,而是屬於整個大家庭。當生產下滑時,就會認定有人工作沒有出盡全力,是誰,怎說的清?最後表決出最能幹的人,然後罰這些人今後六個月每天無償加班,因為你的薪水部由你所花的時間和工作決定,只能取決於你的需要。所以要讓自己顯得無能和平庸,盡心盡力得不到感謝和獎勵,反遭受懲罰。
- 山山沐榆感想筆記@0721
- 出版日期:2012年9月7日
- 作者: 艾茵.蘭德
- 出版社:早安財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