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心得:好像在複習歷史課本,因旁邊都有時間軸,研究日本做為日後參考。」
1.日本神話,伊邪那岐命到黃泉國找太太伊邪那美命,黃泉國和葦原中國的交界處是比良坂,天照帝是伊邪那岐命清洗左眼時生成,洗右眼則生成月亮神。
2.彌生時代,邪台馬國女王卑彌呼終身未嫁(三國),獲得100面銅鏡,被視為權力象徵。崇神天皇在位60年,登基第5年燒龜甲卜算到神淺茅原會晤八十萬神明,利用祭祀平息瘟疫。古事記和日本書記,記載五位天皇和神功皇后的事蹟。
3.彌生時代後是古墳時代,垂仁天皇廢除陪葬後就改採”埴輪”~土偶類似中國古代的陶俑,全日本境內大概有16萬座古墳。權力集中,近畿地區出現聯合式國家,被稱為大和王權(南北朝)。西元5世紀中國和朝鮮半島因北方民族入侵,許多人移民日本,被稱為”渡來人”。古墳時代後期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(宋書梁書晉書),王族利用新的鐵器和技術施加影響力於地方豪族(氏上),服從大和王權者,天皇賜予氏上與其地位相符合的姓,姓氏管轄制度。武烈天皇沒有子嗣,繼位者是大和朝廷5代以前的旁系遠親,地方上的有力王族~繼體天皇(26代),但本書繼皇世譜系丟失一卷,仍無法肯定確認。欽明天皇(29代)第2年向百濟派出援軍,和高句麗新羅作戰,此時佛法於傳入得到王室承認~佛法公傳
4.推古天皇(33代)繼任後進入飛鳥時代(隋朝),政治中心是奈良縣的飛鳥地方。聖德太子推廣佛教,別名”豐聰耳”~據說可以同時聽10個人說話而不會聽誤,配出遣隋使,但隋文帝以制度落後為由拒絕外交,聖德太子氣憤之餘就實施政治體制改革,制定冠位十二街制度和憲法十七條,限制強大豪族的專斷權,使其成為服從天皇的官員。更改制度後再次派出遣隋使,因國書寫”日出處天子至書日沒處天子無恙”令隋煬帝大為不快,但隔年隋煬帝派出使者回訪大和國。
5.舒明天皇沒,皇后即位史稱皇極天皇(35代),蘇我氏滅亡後傳位給孝德天皇(36代),開始推行政治經濟改革,史稱大化改新,廢除貴族的臣.連.國造.辦造稱號,仿隋唐律令國家建設,開始用年號~大化元年(西元646),大和國改名日本國。孝德天皇沒,皇極天皇再次復位史稱齊明天皇(37代)。
6.元明天皇43繼位(文武天皇之母),在藤原京以北建造都城~平城京並遷都,史稱奈良時代。聖武天皇45興造東大寺,完工時來自唐朝印度朝鮮越南等國僧侶一萬多人出席,至今仍是最大銅像,後聖武天皇出家,立自己女兒阿倍內親王為第46代天皇~孝謙天皇,奈良一朝七代天皇,一半以上為女皇臨朝,”鑑真東渡”到日本。淳仁天皇47被迫退位流放到淡路國,史稱淡路廢帝,孝謙上皇重祚~稱德天皇48,大量任用出家人治理國家,光仁天皇49即位推翻佛教政治,傳位桓武天皇50,奈良時代結束。
7.平安時代,天皇是政治的中心,桓武天皇遷都到平安京(參考長安城),在位期間三次遠征蝦夷(北海道)。嵯峨天皇52將母系身分較低的32位皇子降為臣格,賜姓源氏~臣籍降下。
8.源氏物語的作者紫式部。平安時代的國風文化看似優雅而和平,其背後是武士間日復一日的鬥爭,十世紀政府律令已經名存實亡,社會成為強者為王的自食其力時代,平安末期,日本經常有2~3個皇在領導國家。保源之亂戰役,源氏和平式的武士成為解決貴族權力爭端的力量,武士時代逐漸來臨
9.平安時代末期,日本常有2~3個皇並存,天皇老後退休變上皇,上皇出家變法皇,當時崇德天皇和後白河天皇爭權,促成武士時代降臨,最終崇德天皇被流放到讚崎國(四國)
10.平治之亂,源義朝13歲被俘,後被流放伊豆,後來以仁王於1183聯合源賴朝將平式逐出都城,1185壇之浦決戰,平氏家族全軍覆沒,1190源賴朝攻打奧州,1192被任命為右近衛大將,日本進入鐮倉時代,源氏僅三代就退出歷史舞台。後鳥羽天皇曾領導倒幕運動,是為承久之亂,後鳥羽天皇被流放到隱岐島。,土御門上皇自願流放到土佐,順德上皇被流放到佐渡島,仲恭天皇才剛繼位70多天也被廢除,事件之後第86代天皇後堀河天皇。
11.元朝透過高歷史者遞交國書,希望締結友好關係,國書末寫”以至用兵,夫所孰好”,鎌倉幕府最終不理會,忽必烈持續送5次國書,第5次北条時宗仍是選擇不理會,1274後宇多天皇繼位,元朝聯合高麗軍船900艘士兵3萬進攻馬島,文永之役,元軍打到博多灣於返船後隔日遭颱風襲擊而滅。忽必烈1281再次攻打日本,史稱弘安之役,也因颱風而結束。
12.御家人武士抵禦元朝,拼命戰鬥卻得不到回報,因為沒有領土就無法分封,篤信佛教文化,元軍崩潰被認為受到佛祖和神明的保佑與加持,所以鐮倉幕府將權力做為賞賜導致不公,雖蒙古軍沒有佔領日本,卻加速鐮倉幕府滅亡。後醍醐天皇,幕府掌握的京都和鐮倉被攻陷,鐮倉幕府結束。
13.室町幕府大將軍-足利義滿以日本征夷將軍源義滿向明朝貢被拒,後又以日本國准三後源道義朝貢,明建文帝封為日本國王,恢復中斷500年的外交。建立金閣寺,迎接中國使團。日本向中國出口扇子.屏風.蒔繪.刀劍,向中國進口繪畫.生絲.紡織品.砂糖.書籍.陶瓷器.茶器,銅錢流入推動日本貨幣流通。室町文化~榻榻米.能樂.茶道.和室.花道。
14.沖繩本島1370出現北山南山中山王國,史稱三山時代,尚巴志統一後尚室王朝建立,明賜姓尚。
15.織田信長推翻統治日本逾200年的室町幕府,16世紀後半戰國大名擴張領地,京都的織田信長試圖統一全國,桶狹間之戰,德川家康和織田信長結為同盟。本能寺之變49歲敗亡(2017兩家後代握手和解),葡萄牙傳教士形容~極度好戰勤於軍事訓練,充滿追求名譽之心,對正義嚴格,對家逾自身的侮辱必定施以懲罰,早起睡眠短沒有貪慾,決斷隱密戰術老練,聽從家臣忠言,節食不喝酒,對人率直傲慢,做事小心,討厭拖延和亢長累贅的開場白,能親切對待極卑賤的家臣。
16.豐田秀吉完成日本統一,幼年本名日吉丸,到織田信長旗下後改名為木下藤吉郎,信長取禿鼠.猴子錯號,直到武田信玄病死,因戰功受封於長濱城前守,此時改名為羽柴秀吉,後又改名豐臣秀吉,統一日本三島後進攻朝鮮病死。
17.德川家康原名松平元康,任三河守後改名為德川家康,在封城秀吉統一天下後,轉封到關東建立江戶城。關原之戰底定,1603創立江戶幕府就任征夷大將軍,1611大阪豐臣家滅亡,進入江戶時代,傳15位將軍250年,是最後一個封建王朝。江戶幕府對大名制定命令,監視全國200多個大名,並限制各大名持有城數。規定只能留1城,其餘必須全部廢除,並規定大名沒有幕府許可不能通婚
18.德川家康要求大名”參覲交代”,每年要派一定的人前往江戶替幕府執行政務,而大名的妻子則成為人質長期居住在江戶,費用由大名自行負擔。德川幕府一共15位將軍,引領日本近300年。德川家康遺訓~人生如負重致遠,切勿急躁。江戶時代,市民階級被稱為町人-町人文化,莫內梵谷對日本此時的浮世繪很推崇。
19.德川家治的子女都先於他早逝,後來收養一橋治濟的兒子一橋家齊為養子,後改名為德川家齊1787成為第11帶幕府將軍,開枝散葉擁側室40人,第15代幕府德川慶喜大政奉還,但維新派和舊幕府仍有瓜葛,擁幕府者還在北海道成立蝦夷共和國,列強也有一些國家視幕府為唯一合法政權,法國大使還主動提出願意提供協助讓德川慶喜抵抗,和維新政府軍進行一戰,甚至退回東北建立割據政權。
20.明治天皇1867繼位,坂本龍馬和後藤象二郎完成船中八策交給德川慶喜,在大政奉還後2月,岩倉具宣言實施王政復古,後在鳥羽伏見發生戰爭,德川慶喜大敗投降交出江戶城,改封靜岡,江戶幕府隱退,明治政府成立
21.明治政府1869/1要求薩摩、長州、土佐、肥前(薩長土肥)四藩藩主交出領土和戶籍,四藩帶頭後,日本其餘260藩如數上繳領土和戶籍,藩主被任命為知藩事成為地方行政官。接下來廢藩置縣,合併成72縣任命知事和縣令,將全國納入統治掌握軍事和稅收,也趁機將身分制度廢除,在政府任職的從前大臣和大名被歸為華族,武士為士族,農人町人為平民,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國家,除皇族,其他三族平等可通婚。1876廢刀令。
22.岩倉使節團派去美歐諸國訪查,歸國後建言,認為日本國力尚不足,獲天皇同意頒旨反對征討朝鮮。伊藤博文發布華族令,將華族分為公侯伯子男爵,廢除了傳承制不再世襲
23.馬關條約後,迫於俄國壓力歸還遼東半島,清朝賠償2億兩白銀受國內抗俄情緒高漲,就將80%再次投入軍備擴張中,設立官營八幡制鐵廠,廢除銀本位改金本位制
24.二戰結束後美國在日本東京設立GHQ,透過間接方式向日本政府只是佔領政策,修憲,1946/11/3新憲法聲明主權屬於國民,尊重國民基本人權和日本放棄戰爭這三大原則。戰後1946東京物價上漲5倍。
25.韓戰後美國改變對日本態度,1951日本工礦業恢復到二戰前水平,1973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,中東石油禁運,出現戰後第一次經濟負成長。1985紐約廣場飯店美日英法德簽訂廣場協議,干預匯市。1992經濟泡沫化。
26.現今日本主要人群出生於1989日本經濟頂點之前,又被稱為”寬鬆世代”,此世代進行一次教育改革。
山山沐榆感想筆記@0719
作者: 傅力
2020年7月30日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