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挑對時機買到便宜房~買間會增值的房子,讓房子幫你賺錢

「心得:第二次翻看以前讀過的書,發現自己有許多觀念是被這位作者影響。」

  1. 第一次買房的人要先認識自己~
    • 需求評估
    • 財務評估
    • 破除迷思。
  2. 對房地產影響要注意4率:
    • 經濟成長率
    • 銀行利率
    • 人口成長率
    • 房屋市場供給率
  3. 房地產價格是”個案各自表述”,區段.地段.樓層.時間,都會干擾到房子價格。
  4. 單身族買房可謹守”單.身.貴.足”的理論~
    • 單純安全
    • 符合身價
    • 增值變貴
    • 機能充足
  5. 新開發區域~五年買地、三年買屋、一年買地
    • 五年買地–重大建設完工前五年,是買地最後的進場時機,因為建商即將開始整地進駐
    • 三年買屋–在重大建設完工前三年,是工程的施工高峰期,也是最混亂的時間,附近預售剛在初賣階段,是最好議價的時間
    • 一年買地–至於完工前1~2年則適合買店面,因為很多商家仍然無法做生意,看不到店面價值,但要留意尚有1~2年的空窗期。
  6. 錦句:
    • 買方市場,買難買的房子
    • 賣方市場,賣難賣的房子
    • 白天看採光、晚上看鄰居
    • 晴天看溫度、雨天看濕度
  7. 五官看房術:用”腦”認清自己.看清市況.調整觀念、用”手”操作債信.爭取低利.整理財務、用”眼”看好標的、用”繳”勤跑案場、用”口”大膽議價.貨比三家.聰明殺低
  8. 頁65,描述63年次工程師,在台南永康交流道大量布局套房出租,三年7間完全沒有花到半毛錢~無本、置產、收租,扣除利息每月每棟還有幾千元收入。本息全轉嫁房客。
  9. 租賃三法則六不如:
    • 價格原則–新不如舊
    • 人潮法則–單不如多.遠不如近.順不如逆
    • 供給原則–少不如老(老商圈叫好).北不如南
  10. 租賃過程~要壓低買價、提高租金、降低空置、慎選房客。
  11. 租金投報率計算:
    • 總價投報率=年租金/房子總價
    • 成本報酬率=年租金/購屋自備款
    • 淨租金報酬率=(年租金-年貸款利息.修繕租稅)/(房屋總價+裝潢家具成本)
  12. 學區出租以醫學院最好,租房供需計算方式=(學生總人數-宿舍床位) x 80% x75%。大學生2成住自己或親戚家,而8成租屋人口中有5成獨居,所以還得再乘75%(50%獨居+25%同居-2人1間)
  13. 房市和股市一樣,買在初升段是不變的獲利哲學,隱含著時機.位置.區位.戰術的學問。
  14. 搶占處女市場~某前輩在高雄1990年初期,在三民.前鎮.小港買進大筆房子,等散戶漸漸進場後,就大量出清庫存轉進澄清湖.鳳山.五甲林園一帶,等市場逐漸白熱化之後獲利了結,轉向法拍屋。等法拍屋市場競爭者眾,就投入不良債權市場。(具發展潛力的重劃區、重大交通建設、即將啟動的土地、政策法規修正後受惠物件)
  15. 亂世佳人原則(危機入市)~每當景氣回檔,就是市場另一個初升段的開始,例如1983.1986.2003近三次房市大多頭,都是在股市回穩後半年內出現
  16. 時事英雄原則~法令變動,都更獲利。
  17. 歹竹好筍原則~將賣相不佳的房子,裝修後賣掉。買時就預估退場後買家是誰。
  18. 投資土地要記得三件事~時機、土地周遭的環境、市場性
  19. 買房自住要留意4大指標~資金、增值、屋況、社區
  20. 套房類型~學生、車站、辦公、學區、景觀、照護。(老年化之後,醫院旁的照護套房將興起)
  21. 由遠而近看好房:
    • 區域大環境走路20分鐘內~預算.上班距離.交通.學區.生活機能.增值潛力.與親友距離.轉手性
    • 環境評估10分鐘內~搭乘交通工具方式.學校.購物方便性.公園綠地.銀行郵局醫院
    • 鄰里評估5分鐘~街道寬度.停車便利性.居家寧靜.左鄰右舍.傳統市場.建物折舊外觀
    • 屋內~大樓管理.清潔.住戶水準.公設比.管理費.停車狀況.出入動線.樓層.座向.視野.格局坪數.採光通風、保養漏水
  22. 買大樓物件要留意~進駐率、管理、公共設施、格局、採光、管路、牆壁、風水。
  23. 好大樓的條件~
    • 結構安全
    • 防火避難
    • 無障礙動線
    • 空氣環境
    • 光、音環境
    • 節能省水
    • 住宅維護
  24. 銀行決定利率的原則有三~資金成本、營運成本、違約風險
  25. 銀行進行個人評信(5P):People貸款人或企業、Purpose資金用途、Payment還款來源、Protection債權確保、Perspective借款人還款能力未來性
  26. 捷運宅最佳購置時間是通車前5年,影響關鍵有四:
    • 距離差異,圈內圈外兩樣情~通勤30分、步行30分、票價30元、捷運坐7站、走路7分鐘。
    • 地域差異,縣市想法大不同~價格認定、空間距離、搶手程度,投資要順民意。
    • 站體屬性,加分效應差很大~雙捷運站、共構大站、終點站,複式好站為首選。
    • 開發差異,都市計畫決勝負~複合商圈、都市計畫,錦上添花通任督
  27. 科技大樓站~台北市增值最多的捷運站,2010~2015增值90%,因過去地處市中心邊陲,後來出現補漲情形。(我在旁邊的學校讀四年書,作者居然說是邊陲~XD)
  28. 具都更相的房子~
    • 商業區優於住宅區(容積率)
    • 四樓以下三十年以上屋齡(戶數.加蓋.增建少)
    • 臨大馬路於豪宅邊
    • 容積未用完
    • 500坪以上完整街廓
    • 捷運站500公尺內
    • 地震紅牌海沙。
  29. 不易都更的房子~
    • 店面戶數多
    • 租金高的商業區
    • 巷弄無臨大馬路
    • 五樓以上
    • 老屋剛拉皮整修
    • 基地300坪以下不完整
    • 一樓頂樓有違建
    • 有廟宇祠堂
    • 容積率225%以下

山山沐榆感想筆記@0759
作者:李建興
出版社:財經傳訊
出版日:2015/01/16

© 2025 山山沐榆 | WordPress Theme: Annina Free by CrestaProjec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