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名:小錢變大錢~100萬3年增值10倍法
內文有一大篇章提到,有一百萬就貸款七八成,買350-450的房子,投資板橋中和等房子以當時民國84年的背景,是選擇中永和板橋,現在則是非雙北市的兩房(台中?);另鼓勵打工出書投稿增加本金,反覆投入
閱讀千本房地產絕版書,用租賃角度做筆記重點,在網路或圖書館早已消失的書,我珍藏並留下紀錄軌跡
內文有一大篇章提到,有一百萬就貸款七八成,買350-450的房子,投資板橋中和等房子以當時民國84年的背景,是選擇中永和板橋,現在則是非雙北市的兩房(台中?);另鼓勵打工出書投稿增加本金,反覆投入
用一問一答的方式,淺白講解對岸的房地產知識,涵蓋面極為廣泛,是一本入門書籍,內文提到:術語、物件類型、交易、合約、稅法、貸款、保險、裝修、物業管理、抵押….等,還有個章節叫做”以房養房”,還分析組團買房炒房?這是官方的書籍嗎?
從文中,香港未回歸前承襲英國的土地法治,所有土地都歸公有,只有聖約翰大教堂是永久產權,其他都是租用官地,有10年11年75年99年999年?後來為保證資本主義制度五十年不變,港府批租土地期限一率改為以2047年6月30日為契約終止日!!所以先前香港大地主大量出脫土地和這有關嗎?政府租給大業主,轉租再轉租再轉租到一般人手中
網路查一查,這本書似乎換了幾次書皮,現在書又增厚?我最看重是凱因斯和傅利曼的部分,因美國貨幣定義的似乎將改變,據說1976美國放棄金本位,而今似面臨一場貨幣的變革,為了現代貨幣理論,只好弄懂現代貨幣主義,如果猜測成真,那資產將重新定義
貫穿整本書的主軸是,問題–>案例–>解析–>建議,早期的房地產書籍充滿了法律條文和判例,雖然生硬,但是仍可看出買房人的憂慮和現在一樣,怕被騙,怕買貴,而且知識不足,又沒空去買書閱讀
全台屋齡逾30年410萬戶,十年後600萬,可是能順利進行都更的地區也要地點好吧!沒價值的區位,向銀行借不到錢,說真的,這本書是以 是以縉紳化都市化的觀點鋪陳,在台灣社會的標準是落在權錢勢中,所以被他們看不順眼的,就老屋更新大躍進吧!
看對岸讀解資本市場,另一種樣貌呈現房地產運作,因中國法律規定是地上權,此書涵蓋所有在中國置產所需注意的事項,涵蓋法律、房型、地段、簽約……等,沒談到出租,智豬理論很有趣:一流城市攤大餅,二流城市開新區
此書為王應傑37歲出版,摘錄他在各大報章雜發表的文稿,橫跨民68/7-69/9,是為台灣房地產第二次大循環的見證分析記錄,看完深感他才學深厚,意外看到內文寫李登輝任市長時於68/10公開標售民生社區大片土地,引起財團比價效應(235頁),失控後又於華視節目表示建商暴利(173頁)??….想到他有另一本書:37歲賺進一生財富,應指此時。
在履約保證制度尚未大量推行,不動產交易可謂陷阱重重,對於相關法律的認識和準確讀解,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。此書主要是談法,篇章以故事案例開始,然後點出問題所在,接下來再以法律解析,最後居然還有測驗!!翻翻內文,當初的爭議法律,至今已修改許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