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書名: 反迫遷手冊
牽涉很多的法律政策和社會結構,任何政策都會損害一部分人的利益,有誰會思考課本上的德政–三七五減租、耕者有其田讓多少地主淪為赤貧戶,要隨時代改變自己做出選擇並主張權益,沒有永遠的。國土計畫後,相關土地利用法規應該有所不同。
此書認為台灣政府受新自由主義主導,居住權難抗所有權,主張學習南韓大量興建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?但當政府成為最大的包租公,又香港巴黎化了,社會宅等到天荒地老,而獨立就是繳得起房租給房東。
閱讀千本房地產絕版書,用租賃角度做筆記重點,在網路或圖書館早已消失的書,我珍藏並留下紀錄軌跡
驗屋、土地投資、建築、結構安全、自地自建、危老、都更、違建、修繕、裝潢、木工、家具、室內布置
牽涉很多的法律政策和社會結構,任何政策都會損害一部分人的利益,有誰會思考課本上的德政–三七五減租、耕者有其田讓多少地主淪為赤貧戶,要隨時代改變自己做出選擇並主張權益,沒有永遠的。國土計畫後,相關土地利用法規應該有所不同。
此書認為台灣政府受新自由主義主導,居住權難抗所有權,主張學習南韓大量興建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?但當政府成為最大的包租公,又香港巴黎化了,社會宅等到天荒地老,而獨立就是繳得起房租給房東。
探討台灣公宅應從政治技術社會三面向區思考,作為國家權力治理的對象場所,涉及空間的生產治理和重塑文化領導權的歷史過程,也就是政府如何透過公共住宅解決資本擴張、調節經濟發展和社會維穩,治理是道德行為的引導,預設了良善負責合宜的價值,連結自我管理的機制。
103年仍在談都市更新,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是在106.5.10才三讀實施。此書出版前文林苑釘子戶戲劇性落幕,抗爭的結果改變都更審議強調基地必須完整方正的堅持,爾後才有危老建築法令通過,110年的今天,文林苑已是4年屋。過度強調公共利益,是一種政治迷思。本書後附主要分區容積標準、容積移轉值和獎勵計算表,有簡略介紹流程。
都市更新的政策已15年,但全台核定數不到千件,其中六成在台北市,相較於北市40年以上老屋存量(30萬戶佔全體36.9%),仍不到1%。依我看法,台北市要都更是難上加難,因為每位屋主都想將利益最大化。
這本書是工具書,把法規整理成冊,觀看目錄,農業發展相關法令就有13個,休閒農業相關法令就有3個,其他海洋山坡地和區域計劃都要兼顧到。近日這些法規已修改許多,如要入手應該閱讀各縣市的國土保育法和細則。